毕竟是亲兄弟,萧同和萧回长得有点像,尤其是那副剑眉星眸,都是从护国公那儿复制黏贴过来的,这不就被看破了?<br>可萧同很懵,还很慌!他没通敌啊!怎么就叫他“王”了!这还怎么解释?根本就解释不清楚了!<br>徐焕那副将已经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萧同,“原来如此!萧都督还真是作了一出好戏!大将军您快走!”<br>“别着急。”徐焕的脑子没副将那么轴,他听出了端倪,“他们嘴里的大王,可是荡平了他们的部族!”<br>副将:“?”<br>萧同:“……”<br>他忽然有个大胆的猜测!<br>于是叫来翻译的萧同,说道:“你问他们,那个大王,是不是长得和我有点像,尤其是眉眼。”<br>翻译立即问了,然后就得到了统一的点头!<br>萧同和徐焕都不用人传达,就看出了答案,于是流露出不知该怎么说好的表情。<br>好半晌后,萧同才问:“再问问他们,是不是叫萧大王?”<br>翻译又问了,又得到了整齐划一的点头!<br>徐焕:“……那大王是令弟,萧世子?”<br>萧同艰难道,“恐怕是的,除了他,还能是谁,但、但这些‘俘虏’都来大宁府了,他人呢?”<br>萧同不理解,所以他让翻译问了,结果就是——<br>“他们说,大王还要去别的部族,叫他们先来,他们也不全是一个部族的,这里有四、五个部族。<br>对了,一些归顺了神王的青壮,还都跟着大王去了,他们还把吃不完的粮草都烧了,也没分给他们太多,说是如果分多了,会被抢,他们就来不到大宁府了。”<br>一五一十翻译过来的文书,语气和眼神都带着震惊!如果这位大王真是都督的胞弟,那都督是不是就不用被流放了!?<br>“去别的部族?什么部族,何时的事?”萧同连出三问。<br>然而这等军事机密,“俘虏”们自然没资格知道,但大概的时间,萧同能根据得到的细节,推算出来。<br>距离这些俘虏离开原部族,至少也是一个月前的事了,这个时间打什么部族,都该回来了!<br>除非打的不仅仅是一个部族,又或者萧回这小子阴沟里翻船,出事了!反被虏杀了!最后这个可能,萧同接受不了。<br>“大将军,罪臣有个不情之请,可否给罪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萧同想去接弟弟回来!<br>“不可!”徐焕副将断然拒绝,“谁知道你是不是一去不复返,大将军届时岂不是也要被牵连入狱?!”<br>“罪臣绝不会不回来!吾之妻儿,尚在城内,最迟一月,无论能找到与否,罪臣势必归来!”萧同不放心。<br>弟弟入鞑靼,没带一兵一卒,身边的人都是鞑靼人!叫他怎么能放心?真要是受伤了,若是下头的人起了心思……<br>萧同不敢想下去了,“大将军!求您了!”<br>不曾跪过,也不曾为自己申辩过的萧同,忽然跪下来不说,还磕了头!<br>徐焕拦都拦不及,只能赶紧把人拽起来,“你没听到他们说,鞑靼境内的血越来越大了,比大宁府大多了,你去?你怎么去!去多少都是白搭。”<br>“可是、”<br>“本将知你着急,但可以让斥候们先去查探。”<br>联想到永平守势的徐焕,吩咐副将去传消息给永城,让他们派人去细探鞑靼军营!<br>萧同怔住,等四周没人时,他才问道,“大将军怀疑,子彦是在围魏救赵?”<br>“若鞑靼军营里几乎没人了,说明必是了,不是么?”徐焕目中闪出精光!<br>萧同的心也热了,“若是鞑靼小王子在唱空城计,我大明便可借机收复沈州、锦州!”<br>“不错!”徐焕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契机,虽然就目前来看,可能还是他乐观了。<br>但万一呢?若是萧家的小世子,真造就出这样的好局面来……<br>徐焕重重握住萧同的肩膀,“所以你有的是戴罪立功的机会,可惜你父被召回京了。”<br>否则这绝对是萧家翻身的大好时机!而今反倒要让他来捡这个便宜了,倒是惭愧。<br>不过、萧同却是想到,“那、那大哥、大哥是不是、”<br>情绪忽然激动起来的他,想到了已经被判斩首的长兄!<br>徐焕也想到了,算算日子,恐怕还来不及救了!<br>“勿急!本将这就发八百里加急!”<br>立即召来斥候的徐焕,迅速写了军报,叫斥候务必时刻必争的赶回京城!<br>人命关天!哪怕萧圃通敌罪证确凿,可万一这些罪证有问题呢?<br>徐焕深信,能把二子和幼子都教得这么好的护国公,不可能把长子教孬。<br>若萧圃也是如萧同、萧回这样有勇有谋之辈,对于大明而言,绝对是幸事!<br>除他、护国公、忠勇伯外,大明根本无将可用!新生代里,尤其如此!<br>土堡之变,把忠骨都杀没、杀完了,鞑靼铁蹄把大明的根都踏烂了!<br>所以大明面对鞑靼,从来都只能被动防守,想要反攻,也只能寄希望于和鞑靼同出一源的瓦剌!<br>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瓦剌合作,亦是与虎谋皮罢了。<br>而今,大明居然出了个敢于杀入鞑靼!甚至可能已经建立不朽功绩,把后方正在侵杀大明的鞑靼铁蹄引回去了。<br>徐焕越想越激动,写的军报简直龙飞凤舞,差点叫人看不出个所以然了。<br>好在他还算克制,字迹还算能辨,当即就交给斥候,又把最好的战马安排给斥候,“快去!”<br>大明边军的薪火一直很弱,徐焕希望能保住任何一缕微弱的火苗苗!更希望能再现大明成祖时期的强盛军力!<br>届时,鞑靼算什么?<br>瓦剌还敢惦记他们的郡主、公主、卫所?<br>这一刻——<br>裹挟着徐焕期待!萧同盼望的八百里捷报,如离弦之箭,射出大宁府,一路向南、向东,想着京师驰骋飞驰。<br>而在这之后,还有越来越多的,来自其他鞑靼部族的老弱妇孺,越过雪原,艰难抵达大宁府。<br>来自沈州、锦州的斥候们也终于清晰探明!鞑靼骑兵正在撤离,鞑靼小王子更是早就离开辽东,返回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