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br>始皇帝撑着脑袋坐在龙椅上,下面的大臣正为了朝事争的面红耳斥。<br>冥冥之中仿佛有一道钟响声响彻天地,君臣纷纷若有所感,骇然的抬头看向忽然出现的天幕。<br>天神诏令?<br>还是天书指引?<br>始皇帝嬴政豁然起身。<br>他的年岁越来越高,近年来已然察觉到身体状态的下滑。<br>然而大秦王朝还残留着许多未解决的隐患,子嗣之中更是挑不出有能力接过王朝的继承人。<br>长生、长生——若是他能活的久一点,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br>大明。<br>朱元璋眯起眼睛凝视着天幕,面上神色莫测。<br>左丞相李善长眼中泛起骇然之色,震撼道。<br>“陛下、陛陛下!这、这是……”<br>其余武将文官等也无不一副震惊到要晕过去的表情,便是最大胆的如蓝玉之流,也满脸卧槽。<br>朱元璋见状,不悦的敲了敲桌子,沉声道。<br>“成什么体统!便真是天幕又如何!尔等都是跟着老子打天下的老臣,这副样子是丢谁的人呢?!”<br>众臣子皆诺诺。<br>太子朱标最先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冷静道。<br>"父皇说的没错!我们不能乱了阵脚,先确定情况!把朝中老臣们都召集到大殿上!是福是祸接着就是!便是真的鬼神我大明也不可先露怯!"<br>朱元璋看向朱标的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之色,开怀道。<br>“哈哈哈!不愧是我的好标儿,有俺当年的一点风范了!”<br>站在另一边的朱棣不仅镇静下来,并且迅速的剖析了天幕中的那一句话。<br>“帝皇自秦始,数千古风流,或名垂千古,或遗臭万年……如此划分,父皇灭元立明,功在千秋,必然是名垂千古的那一位!父皇!您的威名必然传遍了后世!!”<br>闻言,朱元璋握住龙椅的手紧了紧,哪怕是他,此时呼吸都忍不住急促了些。<br>他纵然自信于自己的功绩,但哪个皇帝会真的不在乎后世对自己的评价呢?<br>到底是名垂千古,还是遗臭万年?<br>他老朱,在后世嘴里,又是怎么样的评价呢?<br>他的大明王朝的后世子孙里,又是否有配得上名垂千古的帝王?是否有遗臭万年的渣滓?<br>唐朝。<br>李世民背着手抬头望天,感慨道。<br>“没想到朕居然有生之年能瞧见这般神迹!哈哈哈!有趣有趣!来人,快把朕最喜欢的那只鸟和御乾龙井拿来,这等乐事,不煮茶逗鸟简直是浪费至极啊!”<br>魏征收回震惊的目光,闻言火气顿时冒了出来,拂袖怒声道。<br>“陛下切不可玩物丧志!政事您批完了么?!早朝上完了么?您的鸟儿和龙井又是哪里弄来的?!”<br>李世民脸皮一抽,跳脚驳斥。<br>“魏卿,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这可是天降神迹啊!这种时候你还不忘记要朕批奏折?!”<br>魏征斩钉截铁。<br>“陛下,朝中大事才是重中之重!民生之本!便是天塌下来!奏折也是一定得批的!”<br>他又复而指着天幕,痛心疾首道。<br>“陛下,您是想名垂千古还是想遗臭万年?!这奏折您是批还是不批!”<br>程咬金和尉迟恭在一边憋笑憋得满脸通红,还是忍不住露出噗噗几声,气的李世民狠狠的剜了他们几眼。<br>“笑什么?笑什么?!别以为朕没听见!”<br>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露出无语凝噎的死鱼眼,叹着气细细打量着天幕。<br>这个朝没他们不行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