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苏云绮乌勒淮苏落落 > 第98章
<br>时隔半个月,三十年没下过雪的汴安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寒风满城银装,若是放在以往,富饶的汴安指不定大开冬宴,可今非昔比,时疫下以丝织商贸为支柱的经济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作为大周重要的税源地早已经流民四窜,当地的父母官一要安置流民,防止暴乱和更深处的疫情传播。二要稳定丝织商贸,三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能抗击时疫的解药,以防时疫恶化,而这第四点,便是这冰雪天灾,指不定要有多少普通老百姓熬不过这冬天,更别说流民。<br>「即日封城。」府衙内,爹爹同汴安官员群吏商讨对策,数十人的会议,俨然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照常理来说,我不该出现在此,爹爹偏生还是带上了我。<br>「大人,还望三思,今汴安人心动荡,此刻封城一断水路,二隔商栈,绝运输,如此一来,汴安便同那落后闭塞之地何异,如若失了这一块朝廷那边的赋税怎么交代」<br>为首的人皱了皱眉,像是不满我一个女儿家在旁边一般,但顾忌到身份也没有发作。<br>「大人莫要说笑,今若不封城,这时疫从汴安便作蝗虫四散,时疫的肆虐何等厉害在座各位都有目共睹,说是个一传十,十传千都不过分。莫不成要举国上下都为这汴安防疫不当承担恶果至于赋税……」爹爹抿了一口茶,顿了顿。<br>「汴安水土倒是能产一方好茶。」<br>他扫了我一眼。<br>我心领神会,忙接过话茬:「此番前来,是受了圣上旨意,尽一切可尽之力平疫。」我看向爹爹,他轻轻挑眉,算是得了他的许可,拿出来一卷贴金轴。<br>「陛下有令,观汴安今昔赋税繁重,酌而减之。至于封城兵马,家父随行将士不在少数,想必各位大人都知晓,小女便不在缀述,诸位大人不必担心。」<br>一减税,二出兵,这些个人精脑袋转的飞快,如此规模的驰援,想来是打着平疫的名头暗地里少不了对汴安的官僚体系大洗牌。<br>「陛下皇恩万莫敢辞,但吾等即为汴安父母官,理应尽九死之力渡此难关,岂能作壁上观」另外一位官员压下眼底的不悦,客套话说的漂亮。<br>但不满已经摆在台面上了。<br>「这位便是传闻中孟太傅和长公主的孩子吧,长相倒是随了公主太傅个十成十,是个妙人,如若是个男儿身想必能成就大业。」<br>「大人谬赞,眼下之急是解决时疫,还望诸位大人连结一心,共克时艰。」<br>现如今这些个人还妄图从旁门左道做文章,真是不知何为轻重。<br>汴安这劫,怕是难过。<br>散会时,一位身着青色官袍,身形削瘦的官员从我旁边擦肩而过:<br>「孟千金颇有长公主遗风。」<br>我怔然,看着他慢慢离开。爹爹揉了揉我的头,以往从未有过的亲昵动作他做的有些生硬,沉声道:「不过一位故人罢了,不必多挂念。现如今这汴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些个官员满脑肥肠,汴安百姓到底还是受罪了。」<br>来汴安这半月,爹爹雷霆手段想来知晓了不少腌臜黑幕。<br>我从来没有好好看过爹爹,世人都说当年孟状元郎好颜色,纵马能引满楼红袖招,可当他的大掌落在我脑袋时,我感到昔日如玉的状元郎手上布满了茧子,抬首望去,青丝间忽缠白发,终归还是老了。<br>如玉山之将崩。<br>爹爹派我去汴安周遭施衣布粥,他一惯要求我亲力亲为一些要务。<br>「诸位莫要推搡拥挤,都是有份的。」我吩咐着下人安抚好流民,心里却涌现出浓浓的不安。都说汴安是大周南方最最富饶的地区,可眼下难民横行,妇孺哀嚎,前来领生活物资的人儿个个面黄肌瘦,连足量的粥都需要抢夺,许多人身上衣单薄,汴安寒冷异常,显然活不了多久,今天也许有热粥暖胃,可保不齐明日便会无声无息冻死在夜里,这般悲惨的景象,哪里有诗里写的「三城都会,烟柳画桥,十里繁华」的风姿<br>汴安的情况比上奏的折子里描述的更加棘手。<br>我的目光很快被不远处的一位少年僧侣模样的人吸引过去了。<br>少见的,一家包子铺还在正常经营,一位客人买下包子的时候稍有失手,白白嫩嫩的包子便在地上滚了几圈,不一会染了灰尘,即便如此,还是窜出来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连滚带爬捡起包子撕咬起来。<br>客人大声喊了句「晦气」,顺道踢了小乞丐两脚。<br>少年僧侣凑近,不知道说了些什么,那个客人便走开了。<br>僧侣转身在包子铺买了几个包子,俯下身递给了小乞丐,小乞丐瑟缩了一下,颤抖地接过,上下打量了几眼,最终放下心,埋头吃了起来。<br>僧侣静静地站在他旁边,像是要确保这个小乞丐能安安心心吃完。不多时,小乞丐吃完了包子,一骨碌地溜走了。<br>僧侣朝我们布粥的方向走来,我细细打量了一番,他那似狐仙狡黠的眉眼偏生含着佛门怜悯众生的慈悲,我辨认出他的玄色僧袍是京城山祈寺的款式,并不赏眼的僧袍,这人独穿出了似半妖,又有佛子出世谪仙气,天人相的面孔以冰玉为神韵,朱唇恰如三月桃,空添妖冶。<br>好像有些眼熟。<br>「阿弥陀佛,小僧号逃虚子,见施主于此布粥,可略尽绵薄之力。」<br>他自报名号,垂眸做礼,即敛声而若笑。<br>我摇了摇头,「施衣布粥人手已经安排好,突兀的增添人手并不能帮到什么,小师傅,见谅。」<br>「方才见小师傅助人之举,果真符合「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察小师傅气度非凡,想来佛法大成。」<br>「不敢,不敢。当不得如此称誉。」<br>「可小师傅,适才你为何独助那小乞儿,周围落魄人可多了去了,难道这就是佛门所说『待万物为刍狗』的公允吗」<br>我不信神佛,甚至有一股怨气,我知道,爹爹在娘亲怀我时常去山祈寺祈福,为求母子平安,甚至一掷千金修门槛,造佛像,平日里也时常焚香敬佛,可谓之虔诚。怎地佛祖独不见,依旧没能保住娘亲呢?<br>「独渡一人,可当得起佛渡众生的名头邪」<br>逃虚子闻言,并不恼,静静开口,如深山溪泉的静谧:「小僧力薄,能助一人便助一人。」<br>我讽刺道,「到底还是神佛无情,庇护不了众生。」<br>「非也,非也。」<br>「端坐于庙堂内的是佛像,木塑泥雕由金饰,毕竟是死物。真,施主行善举,倒也可称之为佛,且看,今儿个来的人,受了恩惠,吞一碗热粥,添一件棉衣,也就有希望捱过这个冬天。」<br>他那双似狐仙般的眼神湛湛的看着我,澄澈到不含一丝杂质。<br>我以往遇到的僧人,口中说着些阿弥陀佛,此举不妥,可见香火钱入功德箱眼底的精光却是做不得假。<br>得道高僧一口一个有缘人,为他人做法事的时候却只找些有钱人,打着出世的幌子,归根结底又不是什么辟谷的仙人,能饮露水咽月光,口体之俸少不了。<br>我又想起来那个牵着羊羔的小和尚,过了这场雪,便是四年未见了。<br>「小师傅年纪不大倒是和爱念叨,我不过一个俗人,看见汴安此景难免不忍,又有一份能力做事,当不得悲天悯人的神佛,不过堪堪能称古道热肠,要我说呀,小师傅才是的佛子,说话都这般有佛气,莫不是我在小师傅身旁点亮火折子都能烧出舍利子。」<br>他轻轻的笑了一下,分明汴安是寒冬,可我却在他眉眼里盛出盎然春意,全然不在意我话里的尖酸,静静地站在我身边施粥的时候打下手。<br>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在爹爹的授意下,按照他的要求开了几个义诊堂,大夫有从京城来的也有本地的,爹爹给足了银子要他们寻好疗养治时疫的方子,打着义诊的名头,许多人慕名而来,到底还是能缓解灾情。<br>于是我一天天两头跑,有时去布粥施衣,有时带着些医馆新开的方子去发药,虽不能一蹴而就的解决时疫,但起码能让这些个无力寻医的穷苦流民有所慰籍,让他们知道,总有人在担心他们的生死,让他们有个盼得来年春的念头。<br>逃虚子时不时的出现,我们很少交谈,他默默的帮我做一些事,我也不去和他细纠什么活该怎么安排,不知为何,他在我身旁时我总能安心,他似活佛游走于世,我不问他为何留下,也不问他何日离去。毕竟我与他都不是这汴安之人,我随爹爹赈灾,他着山祈寺僧袍,此番出行定有归期。<br>我拿出一包话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油纸,隐约溢出好闻的酸甜话梅气。<br>话梅傍身,已成习惯了,<br>瞧见旁边低头继续匀粥的逃虚子,心念一转,抓了几颗话梅放在他的手心。<br>他匀粥的动作停了下来,转头看我,似乎有些不解,我弯弯嘴角,道:「这是话梅,很好吃的。」<br>想来如僧侣这般苦修之人,整日里除了吃些素斋没去尝过这些个甜食。<br>他犹豫了一会,小心翼翼的将话梅放入嘴中,兴许是入口微酸,他蹙了蹙眉,但约莫是尝到了甜头,旋即又舒展开来,连带着眉眼间都沾了些人气,如一只慵懒的狐狸。<br>「怎样」<br>「好吃,好吃。」逃虚子点点头,如实回答道。<br>我盯着手中的话梅,心中百转千回。<br>「我呀,从小到大便在爹爹的严苛要求下长大,仿佛这十几年的光阴都是苦的,咸的。苦的是爹爹不大喜欢亲近我,我也怕他,他总是给我做不完的课业,咸的是我每每承受不住流下的眼泪,说到底是矫情的小女孩心性。」<br>「不过林嬷嬷瞧见我哭了,便会带包话梅给我,说『吃些甜食心里就甜蜜蜜的』,我未曾体验过寻常百姓家父母阖家欢的酸酸甜甜,想来,约莫如这话梅一般,从口中,到心里,都是一股股的甜津津。」<br>逃虚子眨了眨眼看着我,神色难辨。<br>「小师傅叫我想起了一故人,不免多言了几句,见谅。」<br>闻言,他睫毛轻颤,并未说什么。<br>只是伸手又拿了几颗话梅。<br>我存了些许逗弄他的心思,一口将剩下的话梅骨碌塞到嘴里,囫囵吞梅。<br>他略有愕然,收敛了目光,悻悻地看着自己手中的话梅,有些失落。<br>我勾了勾唇,刻意凑近了身附耳道:「若是喜欢,下次多寻些给小师傅。」<br>他似乎不太习惯与人保持这么近的距离,若有若无的温热湿润的气息渡入耳畔,拂了些寒意,眨眼间,他的耳朵像点了绛一般。<br>此情此景,一如当年。<br>「谢谢,谢谢施主,不过贪恋口食之欲非小僧该为,还是不用,不用了。」<br>他离去了,颇有落荒而逃的韵味。<br>真像啊。<br>打趣无趣的人真有趣。<br>可无趣之人前来讨趣便让人烦厌。<br>我很是不喜爹爹口中满脑肥肠的官员来我们暂住的府邸一批又一批的前来,送礼呀,参观呀,各种理由都有。他们粘腻的,贪婪的目光。<br>他们送来的礼爹爹不动声色的回绝,他们明晃晃的一身华服,浑身富态着实扎眼。<br>那些个排队食粥的百姓,如柴骨的身影时不时晃荡在我脑海里。<br>门外风雪,有人单衣怨天寒,有人锦衣不知愁。<br>爹爹和我说的故人,便是汴安知府大人,瘦骨嶙峋的身子一袭青衣,在这寒冬下的身影衬得格外萧瑟,风一吹他便猛然咳嗽起来,仿佛下一刻便会倒下。<br>饶是如此,他的眼神却毫不混浊,全无枯骨将朽疾病缠身的颓废,官场浸淫多年叫人看不出半分世侩气。<br>「宋城,汴安如今情形,已经做不成独占明月两分清辉的钓鱼台了。」<br>我悄然立在爹爹身后,看着白衣青衣庭前观雪。<br>「孟知鹤,平昭走了十五年了吧。」<br>唤作宋城的知州微微偏了偏头,我能感觉到,他在打量我。<br>「平昭岂是你配叫的?」<br>爹爹出声讥讽。<br>「还在计较这些,你合该学学我,这知府做不做都不甚在意了。」<br>宋城摇了摇头,嘴角擒着若有若无的笑意。<br>「昭儿当年果然是瞧不上你的。」<br>「若是叙旧可以一聊。」<br>「宋大人,你莫是睁着眼睛看不清眼前的景象了,前两天你新抬进房的美妾可是顾氏女。」<br>「孟大人查的一清二楚,莫不是连我今日亵裤怎般颜色都知晓。」<br>我的眼角抽了一抽,看向了另外一边庭院闲聊的达官贵人,他们身着锦衣貂裘,身前跟着点头哈腰的侍从提着火炉,汴安此时于他们而言是春日。<br>宋城指了指这群人,说:「你看,这不是挺好的吗?」<br>爹爹苦笑一声,出口是有千斤重的言语。<br>「朝廷拨款的四十万雪花银,想来宋大人是知晓何处去了。」<br>宋城好似没听到,满不在乎又随性的指了指这漫天纷飞不止的盐雪。<br>他青衣染雪,并未拂去。<br>「我满眼白茫茫一片,雪落我身,不染半分浊。」<br>雪落身,不染浊?<br>我细细咀嚼这句话,觉得荒唐,雪化了便做水,衣襟得湿。<br>「宋大人的洁身自好,怕是自欺欺人,当年的榜眼曾说要见天下清明,海清河晏,怎地,而今可是罹患目疾?」<br>爹爹俯身拨了拨,露出黄褐色交融的泥雪。<br>「雪和泥混在一起,这可不兴看。」<br>「不兴看那便闭眼不看,泥雪交融又怎么分开?」<br>长久的缄默。<br>他们谁都没有出声打破这一刻的寂静。<br>最后,宋城吐出一口浊气,氤氲在冷风中不一会便散去了。<br>「十五年前你我殿前高谈阔论,我是榜眼,是天下前三甲。可十五年太久了,我身在汴安,皇城千里远,纵断魂而不可归。」<br>宋城猛然咳嗽了起来,古井无波的眸子一阵猩红,清瘦的身体抖如筛糠。<br>「宋城。」<br>爹爹搀扶住他。<br>「小女野云,是夷陵孟氏唯一的后人,也是我孟知鹤唯一的亲人了。」<br>说罢,父亲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里面兴许饱含温情,期待,也有我看不懂的复杂和担忧。<br>这是第一次,爹爹将我看在眼底,以往他只是眼神里的倒影是我,我分明知晓他是在透过我,思念娘亲。<br>我和爹爹从来都隔着一道天堑,他想亲近我却又不愿亲近我,所以我从未于他并肩过,只是站在他的身后。<br>不知过了多久,我看着雪已经压弯了庭院里的树丫,「啪嗒」一声断裂坠地,阴沉沉的天上连着一片又一片的乌云,看不出是否移动了几多,寒风仍旧吹着,手心泛着止不住的冷意。<br>「好。」<br>「真是欠了你们夫妻俩的。」<br>宋城小声嘀咕了一句。<br>听不出一丝怨气。<br>可有些事不是听不到,看不到,便不存在的。<br>天边的浓云搅在一起,难舍难分,透着一阵阵压抑。<br>我心想,约莫又要下一场大雪,比这哗啦啦似豆子般撒欢的雪还要大,还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