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陆枫纪雪雨小说全文 > 第7386章 今非昔比!
<br>正月十五的那一场大雪已过去。<br>对于江南道而已,这应该是最后的一场雪了。<br>毕竟已经立了春,今儿个已至雨水时节。<br>到了雨水,距离春风拂面大地回暖就不远了。<br>李辰安一行从周庄出发,走的并不快。<br>途径了许多的村庄,他时不时会停下来,去到那些依旧被大雪覆盖的农田里看一看。<br>这一路的村庄倒是有许多的农人,不似别的地方那么凋敝。<br>这一路的田地也侍候得不错,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江南道确实是宁国最大的粮仓之一。<br>只是农人们的脸上依旧是菜色——<br>收成是可以的,但江南道的税赋却比宁国许多地方都要重!<br>这并不奇怪。<br>轻赋税的政策尚未下来。<br>得等到从京都而来的那些官员到了江南道之后,那些政策才会推行,这恐怕还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br>“看吧,这就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br>夜幕降临的时候,队伍歇在了一处开阔的湖水旁。<br>李辰安和苏沐心站在湖畔,眺望着远处一处村子里的袅袅炊烟,又道:<br>“江南,不仅仅是百姓,包括商人,他们承担了宁国三成的税赋!”<br>“要说公平这肯定不公平,但奈何其余各道无论是商业还是农业都发展不起来。”<br>“不是他们比江南的百姓懒惰,而是受限于地里、气候、交通,当然还有主政的父母官的施政方针等等。”<br>苏沐心看了看李辰安,“所以这就是你决定优先提振商业和手工业的原因?”<br>“我依旧保留我的看法……宁国的地是不缺的,缺的是种地的人!”<br>“从京都而来,许多地方的田地都荒废,许多的村子都没有了人。”<br>“若是再推行商业和手工业,这会让更多的农人放下手里的锄头去经商逐利。”<br>“岂不是会荒废更多的田地?”<br>“粮从何来?”<br>“按照你的说法,吴国此次谈判必然铩羽而归……南边恐怕会开启战事!”<br>“越国国内皇位之争正是最为激烈的时候,这对我们是一件好事,至少在新皇登基的这两三年里,他的主要任务是铲除异己,尚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br>“但大荒国占领的九阴城,却像楔子一样镶入了我们宁国的北方……进可攻退可守,随时都得防着!”<br>“另外回纥、西夜两国也不是什么善类,若是知道宁国缺粮……我以为他们非但不会卖给我们,指不定还会再次举兵而来!”<br>“钱固然重要,但我还是觉得粮比钱重要!”<br>对于苏沐心的这番话李辰安没有反驳。<br>他甚至极为欣赏的也看了看苏沐心,这家伙是有心的。<br>他对而今宁国之形势分析的挺到位,也对宁国可能面临的局面归纳的很到位。<br>只是苏沐心受限于他的学识,并不知道一旦农耕技术发展起来,农业的效率会有巨大的提高。<br>比如更好的犁耙。<br>这个时代所用的犁耙是最简陋的木耜!<br>这个玩意儿它耕作的效率简直低的令人发指!<br>如果冶炼下放至民间,让铁器这个高贵的玩意儿变成个寻常之物。<br>铁犁得以推广,耕翻田地的效率将得到巨大的提升。<br>再比如水车。<br>好吧,根本就没有水车!<br>农田的灌溉要么就靠自流的水,要么就需要人来挑!<br>可如果水车得到了推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再结合水利工程的建修,农田的灌溉问题将得到妥善的解决,农人靠天吃饭这个最大的弊病至少能得到有效的缓解。<br>也比如更科学的施肥、播种、培育等等。<br>一旦这些东西得到普及,一但农人有了最好的生产工具还有了最好的耕作技术,农业的产量将得到巨大的提升,务农的人却会变得更少。<br>这些日子李辰安一直在努力的回忆。<br>这些知识不是他的专业。<br>但对于农村出生的他而言,细细的去想,总还能想起一些。<br>所以接下来他将写一本关于农事的书交给工部。<br>等接到了那位皇长子回京都的时候,这事就必须得办了。<br>“你相信这样的麦田,亩产能翻一番么?”<br>苏沐心一怔,摇头,“若是遇上好的年景,一亩地多收那么二三十斤算是最好的!”<br>“嗯,但我估计两年吧,两年之后,你会看见亩产翻一番这样的情景。”<br>苏沐心顿时瞪大了眼睛,“这不可能!”<br>一旁坐着湖畔洗脚的萧包子此刻也抬起了头来看向了李辰安,“把牛累死也不可能!”<br>“晚溪斋的庄稼当是耕种得最细致的……毕竟我们没啥事做。”<br>“晚溪斋的土地算是上乘,取水也极为方便,田地里不会有一颗野草,可就算是那样,一亩地产出小麦最好的时候也就一百五十斤……翻番?”<br>“那岂不是三百斤?”<br>萧包子又摇头,“你没种过庄稼,不懂,像这样的地,风调雨顺,能够收个百来斤已算是好的了。”<br>李辰安咧嘴笑了起来。<br>他没有去争辩,千年以来的历史中,有许多的人致力于农业产量的提高,但这事确实太难。<br>自己的那些想法必须付诸于实践。<br>用事实来证明自己是对的,空口的东西算不了数。<br>所以他没有再说这个话题。<br>“对了,慕容姑娘去哪里了?”<br>“京都之事之后她就回了松山剑院,说是要闭关。”<br>“哦,这些日子你可吃了不少苦头。”<br>苏沐心咧嘴一笑。<br>他那张原本白白净净的脸,而今已满是风霜。<br>他那双原本握笔的手,而今变成了握着一把剑。<br>他依旧不会武功,但不妨碍他练剑。<br>“若说没吃啥苦头,这显然是在骗你。”<br>“初时确实不习惯,不过现在倒是已经适应了。”<br>李辰安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的问了一句:“去江南道当个官,如何?”<br>苏沐心一听怦然心动。<br>他骨子里依旧是个文人。<br>何况他还是昭化二十一年的榜眼!<br>他的理想抱负本就是入朝为官主政一方,只是那时候奚帷当政,他毫无机会。<br>此刻听李辰安这么一说……<br>他沉吟片刻,却摇了摇头。<br>“恩师给我说了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一些固有想法。”<br>李辰安眉梢一扬:“花老哥给你说了啥?”<br>“恩师说……锋利的宝剑,必然经受过无数次的磨砺。”<br>“握笔,或可治理一地成为一个能臣。”<br>“但握剑,却可开疆拓土为你书写一副壮丽山河!”<br>李辰安有些惊诧。<br>他抬头望向了夜空中的那轮凸月,“好……等夏侯卓授首……你去北部边军先当个游击将军!”<br>“未来,战争不可避免!”<br>“会有你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