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假皇帝,皇后嫔妃一个个送上门 > 三十三章 朝廷赋税来钱最快的莫过于盐税,敢情打盐税主意呢!
<br>“是朕,答应的?”<br>李长寿试探性的问了一句。<br>长孙忌直接点头,兵部尚书也是上奏,“陛下英明!”<br>“体恤将士辛苦,所以将禁军的军饷提高了十倍!”<br>傻逼啊!<br>他那个前任?<br>李长寿恨不得将他那个前任从地府抓回来,拎着他的衣领好好问一句。<br>是不是脑子进水了?<br>但现在,他也只能勉为其难的问道,“户部尚书,国库还有多少银两。”<br>“禀陛下,臣已经让人清点过。”<br>“今年赋税远不如往年,零零碎碎只有一百万两白银。”<br>“除去朝廷官吏的俸禄和一些开支,国库已经没有多余的库银。”<br>“另外臣等已经有三个月,没有领到俸禄。”<br>言外之意。<br>这笔五十万两的军饷,要皇帝自己想办法拿出来!<br>国库?<br>空了!<br>不光空了,还欠债!<br>连文武百官的俸禄,还欠了三个月!<br>好大的一个烂摊子!<br>李长寿感觉未来一片黑暗,他还真想甩手撂摊子不干了!<br>或者给他来个系统,不然这难度,不是人能玩的。<br>“赋税为何这么少?”<br>这话刚问出口,李长寿就发现文武百官都露出了一抹轻蔑眼神。<br>他朝着曹公公望去,曹公公暗暗叹了口气。<br>好在长孙忌,现在算是对李长寿非常满意。<br>也不忍心自己这个皇帝女婿下不了台。<br>所以立刻说道,“陛下有所不知。”<br>“哦?”<br>“本朝这几年,恰逢干旱和洪涝,百姓收成都不是很好。”<br>“原本还有各大诸侯国上供,但自从晋王遇难后,天下诸侯已经有数年不曾向朝廷纳贡!”<br>“如今就靠着雍州一府之地,就算老臣等人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增加赋税扩充国库啊。”<br>长孙忌一番叫苦和解释。<br>显然夸大了不少。<br>添油加醋是不假。<br>但也能从侧面证明整个天下局势有多么艰难。<br>皇室式微,已然是不争的事实。<br>“那现在相父可有办法解决?”<br>李长寿本来还想着从国库偷偷那一笔钱财,去组建锦衣卫和东厂。<br>现在一看,好家伙!<br>这个计划要夭折了。<br>“陛下,其实老臣倒是有个办法。”<br>“相父快说说看!”<br>长孙忌捋着胡须微微笑道,“本朝雍州还是天下最富饶的地方。”<br>“汇聚着天下无数的商贾和周边各国使臣。”<br>“陛下可以从他们身上,想办法。”<br>此言一出,就尽显长孙家商贾出身的本质。<br>李长寿立刻嗅到了背后定然有什么不轨的居心。<br>“相父的意思是?”<br>“陛下可从这些商贾身上,暂且借一些银两来发放军饷。”<br>借钱?<br>堂堂皇帝,要问百姓借钱!<br>当然那也不算寻常百姓,而是商贾。<br>然而在封建时代,绝对算是丢尽了皇室颜面。<br>但这还不是全部!<br>“朕出面借钱?”<br>“陛下放心,此事老臣会安排人去处理,不过需要陛下拟一道圣旨!”<br>长孙忌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br>李长寿眯起眼,“相父要让朕怎么拟旨?”<br>“陛下可下旨,将朝廷官盐暂时赋予商贾贩卖,以这个条件想必雍州境内的商贾别说五十万两!”<br>“就算是一百万两,都可以二话不说,借给陛下!”<br>官盐?<br>私售?<br>老匹夫原来打了这个主意!<br>自古盐运都是朝廷控制天下和敛财的一种手段。<br>几千年封建王朝,就从未有人会把盐运交给商贾来操办。<br>“陛下,军饷一事关系重大!”<br>“还望陛下尽快下旨!”<br>“以安抚禁军将士人心!”<br>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人纷纷出面施压。<br>李长寿没有答应,也没拒绝。<br>他看着眼前这帮人,又瞥了一眼太后那些党羽。<br>这些人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br>完全没插手的意思。<br>“此事,朕另有决断!”<br>李长寿怎么可能会同意?<br>他又不是那个草包前任,被人牵着鼻子走!<br>盐运一旦落入那些商贾手里,短期内就算有好处,长期也是一项隐患。<br>甚至关系到国运!<br>“陛下!”<br>不少大臣都纷纷皱眉,然后朝着长孙忌这个当朝宰辅望去。<br>后者也有些意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