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江天胡跃进 > 第172章 杨知青
师父和老村长正说着交易的事。<br>有村民跑过来,说李山的尸体坏了。<br>这让我们面面相觑。<br>李山的尸体保存了十年,十年都没有一点腐坏的迹象。<br>现在怎么说坏就坏了。<br>难道是开棺开的太频繁?<br>还是因为山洪,李山的棺材漏了。<br>被我们撬开一回。<br>回村里,又被村里人打开了一回。<br>可是,村里人检查的时候说,李山的棺材以前就被打开过。<br>有被撬开的旧痕。<br>那当时就被打开过,李山的尸体为什么没腐坏。<br>还是说我们被村民骗了,李山的棺材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被撬开的旧痕。<br>他们说的旧痕,只不过是为了晚上绑我们,让我们放松警惕的借口。<br>至于李山的尸体为什么突然开始腐坏。<br>好像不仅我们满头疑问,老村长和村民们也都感到不相信。<br>而此时,老村长听到这个消息。<br>立马转身就要回村里。<br>周围的村民也都纷纷跟着老村长,往村里返。<br>走着走着,老村长突然停住。<br>他对杨六指说道:“杨会计,那伙人也带着。”<br>随后,杨六指让人把刘天明他们从悬崖边给达拖拽了回来。<br>刘天明还好,冯坤这小子是真吓的不轻,被托离悬崖边后,开始大口的呕吐起来。<br>杨六指又带着人来到我们身边。<br>一个个的都给我们绑了。<br>留下周老大,让他把车也开进村里,把车扣下。<br>杨六指则也钻进车里。<br>他看着周老大,在车里,他想卷烟卷,可是发现带的烟袋里的烟叶湿了。<br>师父则趁机说道:“老大,给杨会计根烟。”<br>杨六指还挺有原则,不接受周老大的烟。说抽不管。<br>见杨六指没接烟,我和周老二都想上去揍他。<br>他不就是村会计嘛,牛气成啥样子了。<br>此时,师父在车门外,杨六指在车里。<br>师父说道:“杨会计原先不是本地人吧。”<br>杨六指撇了师父一眼,仍然没搭理师父。<br>而是冷冷的一指前方:“开车。”<br>周老大只好挂挡开车。  <br>我们这一伙人,也被村民绑着,往村里走。<br>周老大故意把车子开的很慢。让师父和杨六指说话。<br>师父接着对杨六指说:“杨会计是第一批知青吧,六六年左右来的?”<br>师父继续试探杨六指的口风。<br>杨六指这次多看了师父两眼。<br>师父接着说道:“第一批知青,那都是有志青年,是后来知青们的开拓者和学习榜样。哎!只不过后来那批人曲解了伟人他老人家的意思。还好打倒了四人帮。”<br>师父说着当年的一些事情。<br>那些事情,虽说已经过去近十年。<br>可是影响至今还有余温。<br>我也只知道一点点。<br>师父所说的第一批知青,和后来的上山下乡的知青还有很大的区别。<br>这批上山下乡搞支援的知识青年,比文革还要早。<br>也就是55年到66年,这个阶段的知青。<br>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为了缓解城市压力。<br>有一些是主动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放弃了升学、就业的机会,立志从事农村和边疆建设的青年。<br>这一批知青,就是最早的一批知青。<br>后来发生文化大革命,出现大量红卫兵。<br>伟人号召这些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所以很多有红卫兵背景的知青下了乡。<br>所以第一批知青是抱有理想,是标杆。<br>只是后来管理的混乱,很多知青留在了农村地区,没再回城市里。<br>杨六指应该就是这种情况。<br>听到师父猜到杨六指的来历。<br>杨六指多看了师父两眼。<br>而听到杨六指是当初的老知青,周老二一下眼都有点亮。<br>他还有些崇拜的说:“前辈,没想到您是老知青啊,小辈我也插过队。”<br>杨六指还多看了周老二一眼。<br>师父这时则又说:“杨会计,我也是后来下的乡,去的东北,也是山缝子里,比你这还艰苦。只不过后来我又去当的兵。和您一样,也算是为了祖国建设献出了整个青春。哎呀,就是不知道这次还能不能出去,继续为祖国地质勘测作出贡献了。”<br>师父说到这,杨六指似乎有什么触动。<br>他竟然主动跟周老大要了根烟。<br>点着烟,他吸了一口。<br>烟雾在车里散开,他想了一下才说:“放心吧,你们死不了。”<br>这算是杨六指给我们的一个保证。<br>师父看出杨六指是知青,在拍马屁和套近乎的双重攻击下。<br>算是和杨六指这个村会计,傍上了关系。<br>杨六指这个村会计,好像还是能在村里说上话的。<br>他说我们死不了,应该不会错。<br>有他的保证,我们又多了份了保险。<br>要不说还得是师父。<br>太让人佩服了。<br>倒不是师父三言两语,让杨六指给我们许下了承诺。<br>而是师父观察入微,捕捉人心的能力。让人佩服。<br>师父怎么就看出杨六指是知青,还是第一批知青的。<br>应该是杨六指的说话方式,年岁。和师父对那段时期的深刻了解。<br>在根据杨六指的反应,师父也越来越确定,他就是知青。<br>就这样,雨夜里,我们的逃跑失败。<br>被村民押到了村大队。<br>再次来到村大队。<br>还真有点回家的感觉。<br>此时李山的棺材已经被人搬到了,我们刚才住的那个屋里。<br>整个大队有不少村民。<br>人们让开路,把我们和杨六指放了进来。<br>我们被绑着,押在院子里。<br>此时我们的衣服都湿了。<br>一阵阵的冷,让我们身体打哆嗦。<br>刘天明他们更是冻的嘴唇发紫,浑身发抖。<br>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想念村里的酒。<br>刚想着。<br>杨六指还真端来了几碗酒。<br>看到这酒,我们犹豫都没犹豫。<br>端起来一饮而尽。<br>这碗酒下肚,瞬间暖和不少。<br>周老二还不满足,问能不能再来一碗。<br>这次刘天明他们也不嫌脏了,也不矜持了。<br>没喘气就把酒喝完了。喝完他们也好了很多。<br>杨六指还让人给我们打上了伞。<br>而这时,老村长被人搀扶着,颤巍巍的走到了屋里李山的棺材旁。<br>他的脚步缓慢,似乎不太敢去看棺材。<br>随后他看到了棺材里边的李山。<br>这一瞬间,老村长身体一软,差点摔倒,还好有人搀扶。<br>看来棺材里李山的状态,也让他始料未及。<br>这时,师父探杨六指的口风。<br>问道:“杨会计,虽说我愿意和你们交易,金山林杀狼群也好,去寻那片凶险之地也罢。但有些事我们确实也没弄清楚,李山的尸首为何不坏,还有,李山的棺材里到底丢什么了,让老村长大动干戈的要抓我们。”<br>杨六指又向周老大要了根烟。<br>点燃抽起来。<br>边抽烟,他边看着屋里的棺材,才说道:“不是说了吗,尸首不坏,是因为村里巫医的巫药。至于棺材了没了什么,是一块像血一样的玉佩。只是不知道这块玉佩,是早就被人盗了,还是你们拿了!”<br>说到像血一样的玉佩,我顿时紧张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