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不再出言反对,以及胡惟庸难看的神色,朱元璋看了心里十分开心。<br>“众爱卿可还有话要说?”<br>“你们谁能有此功绩,朕同样如此重赏,甚至还可以封王拜相,但你们谁有此成绩?”<br>朱元璋声音洪亮,神情却极其严肃。<br>眸中透着狠厉的利芒,冷冷扫视一圈大臣们!<br>满朝文武,大明朝各地大小官员之多,却比不过两个小知府。<br>这样的状况,如何不让他愤怒?<br>但是,朱元璋就想看他们狼狈,想看他们自愧不如!<br>当然,朱元璋最在意的,还是胡惟庸难看的脸色。<br>看没人开口,朱元璋向胡惟庸看了过去。<br>“胡惟庸,你可还有话要说吗?”<br>“你是咱大明丞相,朕自然会很重视你的想法。”<br>这话,却是朱元璋有意说的。<br>他想要知道胡惟庸的想法是什么?<br>朱元璋至今忘不了有人通敌一事。<br>“臣,维持原意!”<br>话才出口,全场哇声一片。<br>所有目光都望向胡惟庸,都觉得他会顺应皇上的意思,不会再反对。<br>显然胡惟庸的回复出乎所有人意料。<br>哪怕朱元璋,也是大吃一惊。<br>这胡惟庸,当真不是省油的灯啊!<br>胡惟庸一再坚持他的态度,一来显得他替朝中大臣鸣不平。<br>二来突出他的相权!<br>“丞相的想法,朕明白了。”<br>“下面,朕还有事情要颁布!”<br>“大明解除禁海令,但只有福建省解除禁海令!”<br>话音刚落,胡惟庸骤然抬头,不敢置信地看向朱元璋。<br>大臣们听了这话,犹如平地惊雷。<br>禁海令何等重要,那是关系到大明安危的国策。<br>朱元璋却说要解除禁海令,而且还只限于福州?<br>刚刚才让宋隐出任福建布政使,现又废掉了福建禁海令,明摆着不是扶植是什么?<br>但就算扶持,给个布政使已是至高无上的恩宠。<br>想不到朱元璋连禁海令也解除。<br>“陛下,禁海令关乎着大明安危,不应该就此作废啊!”<br>“就是啊陛下,事关重大,需要中书省和六部商议,如此贸然解除禁海令,如同将大明国门打开。”<br>“此事太过重大,陛下三思!”<br>许多大臣纷纷下跪,苦苦相劝。<br>朱元璋早料到会是这样的情景。<br>这些大臣跟宋隐说的话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br>宋隐考虑的问题,跟这些大臣迂腐的想法,根本就是天壤之别。<br>“出海是为了海上贸易,是为了强盛我大明经济!”<br>“这......也是国策!”<br>“其次,宋隐已经对此筹划许久,也让朕看到了效果。”<br>“如今未正式出海,就已经拿回了一千万两税银,往后每年至少有四千万两税银!”<br>“朕想问,你们谁能做到?”<br>闻言,众大臣被问得哑口无言。<br>税收?<br>宋隐又搞出什么税收?<br>还是千万两级别!<br>满朝文武感觉脑子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