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唐最狂暴君 > 第63章 都好解决,工部尚书
“均田制?”<br>仲晨咀嚼着这三个字,沉思起来。<br>杨辰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br>“均田制嘛,就是将土地按人口分配给,那些土地少,甚至是没有土地的农户。”<br>仲晨听到这里,心底叹息。<br>唉~陛下果然对着农业土地,不了解啊!<br>性格耿直的他,直接说道。<br>“陛下……这么做,自然可以大大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但是………”<br>“地方的豪强地主,不会答应的,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太大了,很可能导致国家动荡啊……”<br>杨辰看着满脸担忧的仲晨,露出了笑容。<br>这太师可不是白给的,看问题还是很准的。<br>如果就这么平白无故的,将所有土地平均分配,别说地方豪强地主不答应。<br>朝中的重臣都得炸毛。<br>这个时代,哪个朝廷重臣,不是大地主,或者和地主是裙带关系。<br>仲晨见自己反驳,杨辰非但不恼,反而露出笑意,便知杨辰还有下文。<br>躬身道。<br>“陛下,老臣愚钝,还望陛下明示。”<br>杨辰哈哈一笑,指着仲晨说道。<br>“仲爱卿,你怎么也说起恭维朕的话来了?”<br>“不过这次,你还说着了,这均田制当然不是将所有土地平分!”<br>“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br>“朕的意思,地方豪门望族原有的,土地不动,其他无主的荒地,按人口分配!”<br>仲晨一听,心中不由一赞。<br>“这样甚好,即能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也不会让豪强反应过于激烈。”<br>杨辰淡定一笑。<br>“仲爱卿,下一个难题呢,说与朕听。”<br>仲晨这回收起了轻视之心,杨辰这均田制的想法,一针见血,堪称良策。<br>这让仲晨也期待起来,杨辰对接下来的难题,还有什么见解。<br>“这第二个难题,甚是严峻。”<br>“如今地方官员,巧立名目,苛捐杂税,让百姓日子过得艰辛不已,这也导致农户因交不起税,而成了流民。”<br>“可是这税收半数以上,最终也不知了去想,国库依旧空虚,而流民却逐年增多,割地流民起义,时有发生。”<br>听了仲晨之言,杨辰从书桌后站起,缓缓踱步,凝眉沉吟。<br>看来只要是封建王朝,就逃不过历史的周期规律啊!<br>还好朕有,前世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统治的智慧结晶。<br>不然一时之间还真不好办。<br>杨辰心中感叹。<br>这落在仲晨眼中,以为这难到了杨辰,不由心中也是一叹。<br>毕竟历朝历代,土地农业税收,都是立国之本,也是最难调和的矛盾。<br>陛下能有均田制这等巧思,已经实属不易了。<br>仲晨这边还没感叹完。<br>杨辰那边淡淡一笑,已经又有对策。<br>“这税收嘛,朕有一,租、庸、调制的想法。”<br>“赋税分为田租,兵役,丝、棉、麻等特殊农作物。”<br>“各地方登记人口,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豪门望族,一律按人口数目,缴纳赋税。”<br>仲晨本来心中还在长吁短叹。<br>可是随着杨辰娓娓道来,仲晨越听越是心惊,一双老眼绽放出璀璨的光芒。<br>以他的才学见识,可是刹那就听出了,杨辰提出的这所谓,租、庸、调制的门道。<br>这租庸调制,搭配之前的井田制,这堪称旷世之举啊!<br>这两项举措单拿出来,已经是可圈可点。<br>两项并举,这简直让仲晨拍案叫绝!<br>若按照杨辰所说,顺利改革,这不仅能缓解土地矛盾,也能安抚流民,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br>仲晨激动的老脸发红,他能想象到,一但改革成功后,大唐的农事生产绝对会焕发生机。<br>百姓的好日子来啦!<br>而且最关键的是,百姓赋税减轻了,国家的税收,却会翻倍,这简直是……<br>仲晨此时看着杨辰的眼光,瞬间布满了小星星。<br>那是对圣人的膜拜。<br>仲晨的眼神,看得杨辰一阵恶寒。<br>卧槽,至于吗,这……不就是简单改个革嘛……<br>这反应也太夸张了吧……<br>杨辰这么想那真是,他冤枉仲晨了。<br>对杨辰来讲,那不过是历史书上的两段文字,但那却实实在在是,封建王朝发展过程中的智慧结晶。<br>杨辰的认知和仲晨至少隔着几千年,这也不难理解仲晨的过激反应。<br>仲晨的反应,不能说明他无知,反而说明他确实有真才实学,不然换一个庸人。<br>估计根本想不到,杨辰所说改革的精妙之处。<br>“咳咳……”<br>“嗯……仲爱卿,你还有什么难题来着,一并说出来吧!”<br>杨辰被仲晨一副小迷弟的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出声提醒道。<br>仲晨一听杨辰所言,回过神来,深深一躬身,行了一个书生礼。<br>“陛下,这第三……”<br>“江南一带,耕地牲畜不足,这粮食产量逐年减产,江北一带,情况更糟糕,几乎没有耕地所用牲畜,都是人力耕种,产量更低,百姓多是食不果腹啊。”<br>仲晨一说完,心中又是一叹。<br>这牲畜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培育出来的,陛下虽然有圣人之姿,但也……<br>想到这,仲晨突然一愣,没有再往下想。<br>因为他莫名的觉得脸疼……<br>刚才那两个问题,他都是这么想的。<br>可是他的皇帝陛下,只是谈笑间,就给解决了……<br>念及至此,仲晨满眼期待的看向杨辰。<br>那眼神写满了。<br>陛下,到您上场表演了!<br>杨辰被一个须发皆白的古稀老人,这么看着,多少有些不自在,摸了摸鼻子说道。<br>“这耕作牲畜的问题,也好解决。”<br>杨辰这话一出,仲晨表现的很淡定,没再惊讶。<br>因为他已经看明白了,在陛下这里,什么都好解决……<br>杨辰见仲晨状态还好,继续说道。<br>“虽说牲畜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是这耕作的工具,却是可以改进的。”<br>“这样,仲爱卿,你今日便持朕旨意,召集户部,工部,吏部,把朕的改革想法传达下去,争取早日实施!”<br>仲晨连忙应道。<br>“诺!不过陛下,这工具改进这个……”<br>此时的仲晨就如同一个好奇的孩子,心痒难耐,想早点知道杨辰的方法。<br>杨辰看着一副求贤若渴的仲晨,笑着卖了个关子。<br>“仲爱卿,你明日带工部尚书,来见朕!”<br>“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哈哈哈……”<br>仲晨雪白胡须一抖,忍着心痒,拱手道。<br>“既然如此,那陛下,老臣就先告退了!”<br>杨辰微微颌首,笑着道。<br>“嗯,仲爱卿慢行。”<br>“诺!”<br>仲晨出了御书房,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在皇宫大道上。<br>年过古稀的仲晨,愣是走出了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之气势!<br>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br>平日里那些自认学识渊博,是治国大才,在工部、吏部、户部久居高位的大臣们。<br>听到这改革之策时,震惊的表情。<br>仲晨走后。<br>杨辰便开始批阅奏章。<br>累了就练几趟拳法,活动筋骨。<br>活脱脱,大唐勤奋好皇帝一枚。<br>直至夜色降临,昨夜讲了一宿故事的杨辰,倦意涌上心头。<br>前往清韵殿,在江贵妃的伺候下,洗漱更衣,舒舒服服的安然入睡。<br>一夜无话。<br>……<br>次日,御书房院外。<br>仲晨与一个,四十岁左右,吊儿郎当的中年人,向御书房行来。<br>因有杨辰旨意,侍卫们直接放行。<br>仲晨身边那吊儿郎当,不修边幅的中年人。<br>便是工部尚书宋仁。<br>尊杨辰旨意,前来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