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免费 > 第158章 阎应元的坚壁清野
<br>“建奴不日将至,我等奉宣府巡抚兼兵部右侍郎阎大人军令,迁徙尔等前往龙门卫避难。”<br>“给你们一个时辰收拾东西,家中的粮食,锅碗瓢盆,衣服被褥,柴火农具,能带走的全带走,带不走的就地焚毁!一个时辰后商队的马车会来此免费驮运物资!”<br>宣府云州堡内,十几个骑兵骑在马背上,在堡内来回穿梭,口中高喊。<br>“不走,打死我也不走!”一个老汉站在门外,指着往来的骑兵大声回应,“麦子这就熟了,人走了谁收麦子?”<br>“对啊,没粮食我们吃什么?”<br>“麻烦各位军爷回去告诉阎大人,我们不怕死,死在建奴手里总比被饿死强。”<br>骑兵勒住缰绳停在原地,他指着围观的百姓说道:“阎大人有令,凡主动迁徙者,朝廷给每户发放二两银子的搬家钱,每个人发放三个月的口粮。拒不迁徙者,抄家问罪。”<br>围观的百姓听罢愣了会,急忙问:“军爷说的可是真话?”<br>“军令如山,我等不敢乱言!”<br>得到这个保证后,围观的老百姓顿时变了态度。<br>宣府一带饱受建奴入关的摧残,他们每次入关除了杀人放火外还掳掠百姓,抢夺粮食。<br>现在朝廷不但帮着他们进城避难,而且还发口粮和银子。<br>简直不要太幸福!<br>“你们聊着,我家里有点事!”<br>“军爷稍等,我们这就回家收拾行李去!”百姓们纷纷回家,开始收拾行李。<br>整个城池迅速忙碌了起来。<br>距离长城最近的独石堡则截然相反,此时安静的有些诡异。<br>城中的百姓已经被明军迁徙到龙门卫中,那里城坚炮厉,易守难攻。<br>轰隆!<br>旁边一座小院内传来一声巨响。<br>巨响过后,两个用白布包裹口鼻的明军,背着一个巨大的包裹走了出来。<br>“大哥,毒药直接投入井中不就行了?为何还要用土石将井口掩埋?”一个明军问。<br>“你懂个锤子!阎大人让怎么干,咱们兄弟就怎么干!”<br>“你也不知道原因吧?”<br>“放屁,老子当然知道了。建奴跟你不一样,他们不是傻子,喝这些井水前会用牲畜试毒。”<br>另一个明军挠了挠脑袋:“把井口盖上他们就不试毒了?”<br>“废话!此举是为了降低对方的戒心,一般人肯定会想,既然掩埋井口了,就没必要投毒;或者说,既然投毒了,就没必要掩埋井口!至于能毒死几个建奴,就得看天命了!”<br>“哦,我懂了!”<br>“这有一口井,砒霜不够了,用巴豆粉吧!”<br>“这不废话吗,快点投,早点投完早点回去领赏!”<br>两个明军一边闲聊,一边将毒药投入城中的水井中。<br>独石堡西边有一条河,名曰独石水,又曰龙门川。<br>龙门川的上游。<br>上千明军以及民夫正在用土石堵塞河道。<br>由于天气干燥少雨。昔日川流不息的河水此时小的像一条长蛇,自河道中蜿蜒爬行。<br>姜应奎站在高处一边用千里眼侦查附近地形,一边指挥人们截流。<br>随着最后几车土石倒入河道中,龙门川被堵死了。<br>上游的河水在原地慢慢积攒,下游的河水则开始枯竭,露出了河床上的砂石。<br>“龙门川已经被截流,请姜大人示下!”一个明军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走过来,抱拳拱手。<br>“好!带上你的人立刻回城。”<br>“大人您呢?不和我们一起回城吗?”<br>姜应奎笑了笑:“不了,我还有别的事。”<br>等这些干活的明军和农夫走远后,姜应奎还没有要走的意思。<br>他骑在马上静静地等。..<br>眼看天色渐晚,一支商队从远处缓缓走来。<br>这支商队很是奇怪,不仅随行的人员用白布遮掩口鼻,就连拉车的牛马口鼻上也挡着一块白布。<br>黄牛和骡马被白布影响了呼吸,一个个张着大嘴不停地喘息。<br>“久等了,姜大人!”商队领队放下手中的鞭子,对着姜应奎抱拳拱手。<br>“嗯!”姜应奎点点头,吩咐道:“先让你的牲口就地饮水,喝完水后把车上那些病羊死羊全部投入水中。”<br>“是!”<br>看着病羊死羊被全部投入水中后,姜应奎这才将心放进肚子里:“走,回城领赏!”<br>宣府镇外。<br>阎应元带着百余亲兵走在田边的小路上,看着地里开始发黄的麦穗,叹了口气。<br>“大人为何叹息?”一个亲兵问道。<br>“好好的粮食,白瞎了!”<br>“大人的意思是...?”<br>“全部焚毁!”<br>“啊?”那名亲兵顿时愣住了,在大明朝故意毁坏粮食是要砍头的。<br>阎大人怎么敢的?<br>阎应元也不多话,拿起手中的火石在旁边的杂草上敲击几下,杂草瞬间被点燃。<br>然而,由于麦子尚未成熟,杂草燃烧殆尽后并未将麦田引燃,只是在附近留下一片灰烬。<br>阎应元皱着眉头想了想,顿时眉开眼笑道:“回城,本官有好主意了。”<br>山雨欲来风满楼!<br>大明朝三条战线,每一路兵马都忙着做自己的事。<br>上路宣府忙着坚壁清野,笼络人心。<br>中路京师忙着练兵备战,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br>下路的辅助袁继咸忙着与锦衣卫商讨如何除掉左良玉。<br>而下路主力输出秦良玉,此时正坐在蜀王府内,等待着蜀王。<br>然而。<br>等了很久,也不见蜀王出来迎接。<br>秦良玉顿时怒了,她起身站在殿门外高声道:“蜀王朱至澍接旨!”<br>又等了片刻,蜀王才带着一众子嗣从后面走了出来:“臣朱至澍接旨。”<br>“今,贼寇四起,江山不幸!为保大明江山稳固,朕擢秦良玉为四川、湖广,云南,贵州四省总督,四省兵马皆听其调遣。”<br>“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蜀中府库空虚,既无物资,也无钱粮。”<br>“朕思索良久,需向蜀王借银五百万两,方能募兵筹粮抗击流寇。”<br>“此番所借钱粮虽巨,但皆为备战之需,望蜀王慷慨解囊,朕会加倍偿还。”<br>“钦此。”